膠東在線5月9日訊(記者 欒雪 實習記者 張心悅 通訊員 張同強)如同繁茂枝葉離不開樹干支撐,人體生命的律動也依賴骨骼的堅實架構。陽光下,綠葉在枝頭婆娑搖曳,展現蓬勃生機;生活中,健康骨骼則是人們自由奔跑、肆意揮灑活力的根基。在守護骨骼健康的道路上,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而張妮護士,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骨科護理是一場馬拉松,92年參加工作,張護士堅守崗位已有30余年,“很多人都以為骨科護理就是打石膏,換繃帶,但實際工作遠遠不止這些。”張妮在說起自己的工作的時候眼神平靜,好像這些事情對她來說非常平常:“日常工作其實是非常瑣碎的,從早上清點物資,病人交接,到對病人的康復治療,包括輸液,功能康復等等,這一天是非常充實的。”在面對記者詢問日常工作對她來說辛苦嗎,她坦然一笑說:“這都是本職工作,沒有什么辛不辛苦的。”。
“患者康復后的一句感謝或者一個微笑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這是張護士的原話,可她未曾言說的,是無數個深夜里,她在病房中輕手輕腳巡查的身影。骨科患者大多行動不便,有的因疼痛整夜難眠,她便守在床邊,耐心安撫,為他們調整舒適的體位,遞上溫熱的水,輕聲細語地緩解焦慮。

記得有位因嚴重骨折而情緒崩潰的年輕患者,剛入院時拒絕配合治療,甚至惡語相向。張妮沒有絲毫怨言,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他聊天,傾聽他的擔憂與恐懼,用自己多年護理經驗中遇到的康復案例鼓勵他。在進行康復訓練時,患者因疼痛產生抗拒,她就半跪在地上,手把手指導動作,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說:“慢慢來,我陪著你,每一次努力都離康復更近一步。” 在她日復一日的悉心照料下,患者逐漸重拾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最終康復出院時,緊緊握著她的手,眼眶泛紅,哽咽著連聲道謝。那一刻,張妮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義。
30余載春秋,張妮見證了無數患者從傷痛中走向新生。她將青春與熱血化作溫暖的力量,注入每一次護理操作、每一句關懷話語中。她不僅用專業知識為患者減輕病痛,更用一顆赤誠的心,為他們驅散陰霾,點亮希望。如今,在她的影響下,科室里的年輕護士們也傳承著這份對護理事業的熱愛與堅守,在守護骨骼健康的道路上,繼續書寫著屬于白衣天使的動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