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9日訊(記者 欒雪 實習記者 張心悅)在醫院里,新生兒科是一個滿含愛與希望的特殊所在,它承載著守護新生寶寶的重要使命。清晨,監護儀規律的滴答聲與暖箱輕微的運轉聲交織,護士長李向麗已經開啟了一天的工作。仔細巡查每一個病房,查看每一位患兒的情況,從生命體征到喂養細節……她的眼神溫柔專注,宛如守護天使,為這些初到人間的小生命撐起安全港灣。

從兒科到新生兒科:用熱愛與耐心守護生命起點
2008年,李向麗踏入護理行業進入兒科,2016年轉戰新生兒科,職業生涯始終圍繞孩子。當被問及為何選擇新生兒科,她的回答堅定而溫暖:”我喜歡孩子,也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這份熱愛,讓她在新生兒護理崗位堅守至今。
相對于醫院其他患者,新生兒不會說話,無法表達痛苦和需求,因此對護理細節要求極高。李向麗表示:“作為新生兒科的護士,嬰語必須過硬!讀懂他們的需求,需要專業的評估和細致的觀察。”不同哭聲代表不同需求,是饑餓、不適,還是疾病征兆?她和團隊練就“聽音辨癥”的本領,用專業與耐心為每個小生命提供精準護理。

以院為家:5分鐘奔赴“生命戰場”
新生兒科工作特殊,夜間突發狀況多,早產兒急救分秒必爭。“以工作為主,科里需要,我就上。”李向麗說。2016年新生兒科成立為獨立的科室,在病區成立初期,每收治搶救一例危重患兒,無論是深夜幾點,李向麗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病房,她記得某個深夜,一通緊急電話將她從睡夢中驚醒,一名早產兒情況危急。她立刻沖出家門,僅用4 - 5分鐘就跑到醫院投入搶救。這樣的場景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并不少見。
“作為護士長,肩上扛著責任。”她坦言,平衡家庭與工作并不容易,但每當看到患兒轉危為安,家長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所有付出都變得值得。

創新護理:讓創新與溫情同行
為引領團隊前進,不斷優化護理服務,自建科初期,李向麗就不斷學習先進的新生兒護理知識和技能,帶領團隊開展新項目、創新技術和器具。新生兒口腔撫觸為寶寶提供溫柔的早期感官刺激;創新的腋靜脈穿刺技術和橈動脈穿刺技術為患兒減輕了痛苦;針對紅臀實施科學的預防措施;鼓勵母乳喂養;關注寶寶疼痛、頭型塑造與體位管理;創新的多功能外出檢查小車和床邊體位攝片包既保證了患兒的安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多家長面對早產兒時手足無措,甚至產生分離焦慮。”為此,她推動家長走進病房,學習基礎護理技能,參與孩子的日常護理。“家庭參與式護理”也成為科室一大亮點。“這不僅緩解了家長的焦慮,也促進了親子感情的建立。”一位曾因孩子早產幾近崩潰的母親感激地說:“她們不僅救了我的孩子,還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堅強的媽媽。”

堅守初心:在平凡中鑄就不凡
在李向麗眼中,每一個新生兒都是她的心尖寶,值得被溫柔以待,她習慣在護理時與寶寶輕聲交流,堅定溫柔的話語和輕柔的撫摸能給予他們力量。 “每個新生兒都是上天饋贈的奇跡,而我們的職責,就是守護這些奇跡綻放。我們救治的最小的寶寶是1300g,現在都有六七歲了。”李向麗自豪的說,在她的帶領下,新生兒的護理團隊充滿了凝聚力和戰斗力,她們雖然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都在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真情和愛心,為守護好這些小生命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