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8日訊(記者 王向榮 攝影 李剛)“在全國首創開展‘批次檢驗’改革,對確定為同一批次的產品實施‘一次現場檢驗、多次申報出口’,提升作業時效90%,目前已經在全國海關復制推廣。”在8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力提升開放水平加力提振消費七項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上,煙臺海關督辦劉崢嶸圍繞提效率、降成本、搭平臺介紹了2024年煙臺海關的相關工作。

海關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煙臺海關始終把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打造一流口岸營商環境作為服務外貿企業、助力地方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在提效率方面,助力煙臺機場二期順利投入使用,打造旅客通關全鏈條智慧監管體系,旅客通關速度提升50%;在前期建成萬華工業園分地點實驗室的基礎上,2024年5月份,推動煙臺港油品檢測分地點實驗室順利啟用,有效解決異地送檢難題,油品檢測時間由10個工作日壓縮至48小時。
經多方爭取協調,圓滿解決裕龍石化在運營初期原油進口申報難題,為企業節省相關成本6億元。這是煙臺海關降成本的經典案例。此外,煙臺海關還探索業務流程再造,開展全省唯一的銅精礦“轉場檢驗”模式試點,將礦產品查檢環節由口岸轉移至企業,每個集裝箱可節省成本1300元;針對企業提出的多樣化報關需求,探索開展艙單核銷模式改革,由“一對一”模式調整為“一對多”模式,僅此一項年均節約企業拆單、換單成本150萬元,目前,已在煙臺海運口岸全面推廣。
煙臺海關還搭起內外貿易暢通的平臺。指導煙臺綜合保稅區順利建成進境水果的指定監管場地,國外的水果可以從煙臺口岸進口,一方面拓展了口岸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豐富市民朋友的果籃子;推動萊陽市成功設立了全國唯一的預制菜技貿措施評議基地,為煙臺預制菜產業應對國外貿易壁壘、開拓全球市場保駕護航。
發布會上,劉崢嶸還介紹了“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產品零關稅”政策的相關情況。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于2024年9月11日發布公告,自2024年12月1日起,對原產于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適用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其中,關稅配額產品僅將配額內關稅稅率降為零,配額外關稅稅率不變。“企業申請享惠應按照《關于優惠貿易協定項下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有關原產地欄目填制規范和申報事宜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21年第34號)以及《關于簡化優惠貿易安排項下經第三方運輸貨物單證提交要求的公告》(海關總署公告2024年第110號),申明適用特惠稅率,并提交原產地證明和商業發票、運輸單證等其他單證,即可享受零關稅待遇。”劉崢嶸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