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1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我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13.7%。肺氣腫作為COPD的主要表型,晚期患者常因呼吸衰竭喪失勞動能力,傳統治療以藥物和氧療為主。近日,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一科于鵬飛團隊成功開展煙威地區首例熱蒸氣肺減容術,為廣大中重度肺氣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國際前沿療法落地煙威
熱蒸氣肺減容術(Bronchoscopic Thermal Vapor Ablation, BTVA)是一種通過支氣管鏡技術精準釋放熱蒸氣,促使病變肺組織收縮,為正常肺組織提供更大的通氣空間,提升通氣效能、緩解肺過度充氣癥狀的創新療法,特別適用于對藥物治療反應差、存在嚴重肺氣腫的慢阻肺患者。

呼吸介入團隊
與其他傳統治療方式相比,術式具有不開刀、創傷小、安全性高、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疼痛小等優勢,目前已在國際上逐步推廣應用,具備微創、靶向精準、療效明確等優勢,是肺減容治療的重要補充手段。
15分鐘改善十余年病痛
68歲的李先生患有重度肺氣腫十余年,日;顒訃乐厥芟,需長期依賴藥物及氧療維持。近日,因氣促、咳嗽癥狀加重,他慕名找到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一科于鵬飛就診。

于鵬飛(左3)團隊為患者進行熱蒸氣肺減容術
據了解,患者被診斷為極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胸部CT顯示雙上肺不均質肺氣腫,6分鐘步行試驗僅完成340米(正常值應≥400米)。呼吸內一科介入團隊詳細評估后,制定個體化肺減容方案,于鵬飛團隊聯合麻醉科團隊為患者進行了支氣管鏡下熱蒸汽肺減容術。術中精準釋放熱蒸氣于靶肺段病變區域,僅用15分鐘就完成了手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恢復良好,患者肺功能情況較前有明顯改善,治療效果良好。
構建慢性氣道疾病“多元”介入體系
作為國家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PCCM)規范化建設單位,近年來,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一科重點布局慢性氣道疾病介入治療,建立起區域領先、技術多元、體系完善的技術鏈。運用支氣管熱成型術(BT),幫助中重度哮喘患者,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減少急性發作;采用射頻消融靶向去神經治療(TLD),調控慢阻肺氣道神經,改善氣短、氣促癥狀;單向活瓣(EBV)植入,實現病變肺段功能性肺減容;熱蒸氣肺減容術(BTVA),為正常肺組織提升通氣效能,拓展肺減容治療新途徑。煙臺毓璜頂醫院呼吸內科將繼續圍繞慢性氣道疾病介入治療開展臨床研究、技術創新、學術推廣與多中心協作,為更多良惡性氣道疾病患者提供高質量的精準化治療,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告別憋、悶、喘的困擾,重新享受暢快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