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2日訊(記者 欒雪) 5月17日至5月23日是第六屆全民營養周,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一些隔離預防和醫療藥物外,健康的身體以及良好的抵抗力是抗疫防疫的重要防線,長期穩定的合理膳食,是機體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
5月21日上午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臨床營養科張立醫生就日常如何平衡膳食、控制能量攝入、多吃蔬果、奶類、大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均衡營養 健康保障
人類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必須每天從食物中獲取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平衡膳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人體營養需要和健康生活,人類的食物是多種多樣的,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所以需要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各種營養需要,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目的。
張立介紹,保證攝入充足的能量,食物多樣,包括谷薯類、蔬果類、畜禽魚奶蛋類、大豆類、堅果類等食物,每天攝入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主食以谷類為主,做到粗細搭配,每天250—400克。特別是血糖控制不佳或體重超標的人士建議選擇在主食中加入燕麥、蕎麥、紅米、黑米等粗雜糧。
保證攝入足量的蛋白質,尤其是魚、蛋、瘦肉類等優質蛋白質,每天120—200克、雞蛋可每日1個、每日奶及奶制品可攝入300毫升、多吃豆制品。每天適量攝入干果,平均一天約10克。而對于一些肝腎等疾病的患者,建議在醫師指導下調整飲食。
吃動平衡 因時制宜
多吃蔬果、奶類、豆類,適量吃魚、禽、蛋、瘦肉等,同時加強鍛煉,吃和動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堅持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體重過低和過高均易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盡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選擇靈活的運動方式,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
最后,張立提醒目前我國多數居民食鹽、烹調油和脂肪攝入過多,容易誘發高血壓、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因此應當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正常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油25至30克。過多攝入添加糖可增加齲齒和超重發生的風險,推薦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應當足量飲水,建議成年人每天7至8杯(1500至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淡茶水。尤其是對于一些青少年或兒童,家人有責任培養其清淡飲食的習慣。

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第7期:性早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家長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