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6月15日訊(通訊員 董玲)6月13日,由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煙臺市牟平區人民政府主辦,煙臺市融媒體中心、煙臺大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煙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煙臺市牟平區果樹技術推廣中心協辦的中國蘋果一體化產業聯盟暨煙臺蘋果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牟平區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400多名規模化種植戶以及企業負責人、專家教授參加。
牟平區是煙臺蘋果的主產區之一,蘋果栽培已有百年歷史,全區蘋果栽植面積20萬畝、產量50萬噸、產值20億元,果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牟平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煙臺市關于加快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部署要求,持續強化政策、人才、技術、資本等基礎優勢,全面推進老齡果園改造、示范園區建設,深化品牌打造、產品營銷、流程服務。在助力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牟平區一直在努力前行,打造出了一批成功的典型,以期通過推廣牟平樣板,讓更多的種植戶少走彎路。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楊先遇從煙臺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等因素出發,總結了煙臺市政府對于蘋果產業的支持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在楊先遇看來,當前中國果業正面臨著巨大的變革,主要表現為新品種不斷更迭,管理模式日新月異,果品銷售模式趨于多元化,這就必須從品種選擇、立園規劃,農資農技管理、果品品牌打造及銷售上加力發力,每個環節都打通,全鏈條發展、一體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煙臺蘋果產業向著標準化、鏈條化、現代化與國際化方向邁進。
牟平區果樹技術推廣中心趙竹青主任認為:“對于規模化果園如何建、如何管、如何賣、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關系到整個蘋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大家抓住機遇,從華香果業模式中汲取一些可復制、可借鑒性經驗,及早介入規模化種植的新探索。”
論壇上,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教授及經驗豐富的種植大戶,分別就全國蘋果產業的發展和趨勢分析、蘋果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的目的、意義以及如何推進煙臺蘋果產業、中國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中國蘋果一體化產業聯盟暨煙臺蘋果高質量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對深入實施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推動蘋果產業全鏈條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蘋果的規模化種植之路才剛剛起步,下步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不斷加強與專家、企業的溝通交流,找準蘋果產業結構調整、品質提檔升級的突破口,共同打造蘋果品牌,增加果品溢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