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省氣象局、省地震局、省海洋局、山東黃河河務局等單位和有關專家召開會商會,對2025年5月份全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形勢進行會商研判。
綜合分析認為,5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接近常年,需重點關注森林防火、階段性干旱和小麥病蟲害等。
一是森林防火形勢嚴峻。全省平均降水偏少,平均氣溫偏高,相對濕度小,森林火險等級依然持續升高。“五一”假期群眾出行意愿增強,預計進山入林人員將大幅增多,旅游用火、農事用火與林區生產用火“三峰疊加”,火源管控壓力持續增大。全省植被尚未完全返青,疊加降水少、氣溫高等森林防火不利氣象條件,林區內和周邊草地、可燃物干燥,森林防火形勢嚴峻。
二是農業需關注階段性干旱和小麥病蟲害。氣溫持續偏高,農田失墑加快,降水階段性偏少,加之降水分布不均,魯中、魯南、魯西北北部、半島地區部分山丘區可能發生階段性農業干旱。4、5月份是小麥條銹病菌擴散進入我省的高風險期,5月上旬,我省大部地區處于小麥揚花期,是小麥赤霉病侵染的窗口期,發生侵染總體氣象風險等級高于常年。
三是海洋災害風險較常年持平。預計山東省沿岸將發生1—2次風暴增水過程;將發生3次左右大浪過程,其中0—1次巨浪及以上過程;黃海海域開始出現綠潮,預計暫不影響山東近岸海域;山東附近海域將發生赤潮0—1次。
四是林業有害生物即將進入活躍期。松阿扁葉蜂、舞毒蛾、楊樹潰瘍病、楊白潛蛾、楊毒蛾、棗葉癭蚊、銹色粒肩天牛、側柏毒蛾等即將進入發生危害期,預測發生面積50萬畝左右。預測美國白蛾第1代發生面積在200萬畝左右,同比去年略有上升。
(大眾新聞記者 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