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沂河新區以改革創新破局,探索特色發展之路
兩歲半省級新區因何“走在前列”
4月28日,在臨沂沂河新區白沙埠鎮儀表產業園山東源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定制化5G高端智能數控機床與工業智能機器人項目一期建設現場,車間主體已經建設完成,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稅收1億元。
這家企業由手工作坊式工廠逐步成長為規模型的綜合型企業,其發展壯大過程,是沂河新區通過改革創新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的生動注腳。
沂河新區是我省聚力打造區域融合發展戰略支點設立的4個省級新區之一,也是我省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橋頭堡、魯南跨越發展示范引領區、產城深度融合綜合試驗區,2022年11月掛牌成立。該區錨定“求實創新、走在前列”,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實施“改革創新突破年”行動,統籌推進十大集成改革,特色園區改革等經驗走在全省、全國前列,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沂河路徑”。沂河新區黨工委副書記,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服務中心主任、黨委書記苗曉峰說:“在以改革創新破局,探索特色發展之路方面,沂河新區圍繞重塑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創優營商環境,激活市場主體,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臨沂臨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去年以來,沂河新區把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作為突破工業、做強鎮域、激發干勁的主陣地,打造鳳凰五金智造產業園、儀表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和天河智能產業園等“11+1”個特色產業園區,由鎮街、產業中心作為責任主體,一體推進項目招引、基礎配套等事宜,探索“一鎮街一園區、一中心一園區”錯位發展模式。2024年,園區內規上企業數量達94個,實現工業產值172.3億元。
土地、資金等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沂河新區創新土地保障方式,開展閑置低效用地專項清理行動,通過自主盤活、第三方參與、政府收儲等路徑,2024年完成121家企業、4700畝閑置低效用地清理,新增供地6621畝、土地出讓金32.9億元,分別是2023年的5.1倍、7.7倍。同時,設立4億元項目保障“資金池”,專款用于園區土地征收、拆遷補償等,保障52個項目落地建設;設立總規模6.8億元的產業基金體系,撬動社會資本4.6億元,“以投帶引”推進基金投資項目轉化落戶。
山東金利液壓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山東金利液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機械裝備高端液壓元件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工作專班幫助下,盤活廠區東側低效閑置用地200多畝,投資10.5億元新建國內領先的智能化生產線20余條。項目投產后,公司產能將實現翻番,預計年增產值30億元。
經濟發展活力足,根源在體制機制。該區突出產業屬性、服務功能,將12個產業部室調整為5個產業中心,建立“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實現“項項工作有人抓,層層責任能落實”;建立平時考核和年末考核有機結合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突出差異化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薪酬、評先樹優掛鉤,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沂河新區明確營商環境創新提升重點任務38條,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生產運營等十大成本,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出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等100余項“一件事一次辦”創新服務。比如,在全省首推跨境電商經營“一件事”,審批環節減少67%,審批時限壓縮60%,申請材料減少46%,助力本地企業出海;與平原縣、蘭考縣、邳州市等63個市縣簽訂“一件事·跨域一次辦”合作協議,實現29項“一件事”跨域通辦,破解異地辦事“多地跑”難題,入選省營商環境創新示范點。
營商環境好不好,直接影響項目的落地和實施效果。2021年1月,格力電器(臨沂)智能制造生產基地項目落地,這是格力電器在全球布局的第15個空調生產基地,也是格力電器在北方地區投資最大的生產基地項目。今年一季度,該基地生產空調32.5萬套,實現工業產值4.79億元,同比增長164%。
據了解,去年,沂河新區“四上”企業突破1100家,規上工業企業總量達346家,總產值增長10%,省級以上科創平臺達107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7億元、增長6.5%。今年一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2.9%,總體呈現“量質齊升”的局面。
(大眾新聞記者 杜輝升 王思晴 通訊員 艾宏彬 萬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