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5月20日起施行。5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情況。
據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作為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其制定出臺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法共9章78條,圍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將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落下來,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創下多個“第一次”,充分彰顯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同時,關于民營經濟的理論和政策也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賀表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把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和實踐中的一些有效做法用法律形式確立下來,將支持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民營經濟促進法創下了很多個‘第一次’。”司法部副部長王振江介紹,如第一次將“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充分彰顯了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進一步向社會表明了發展民營經濟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并將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
據介紹,受內外多重因素交織影響,民營經濟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等方面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亟須盡快完善相應的制度措施,回應各方關切,提振發展信心,激發民營經濟組織內生動力,營造有利于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表示,“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發展的確定性,是民營企業安心謀發展的‘定心丸’。”民營經濟促進法積極回應民營企業關切,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方面作出針對性制度安排。
民營經濟促進法總則第七條明確了工商聯的職責。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方光華表示,民營經濟促進法公布以后,在民營經濟人士中間引起了強烈反響,普遍認為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和關心。
“我們將配合職能部門加快配套政策的出臺。”方光華表示,工商聯要優化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工作,及時收集和反映民營企業在法律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司法執法部門優化配套措施,規范執法方式,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破除準入壁壘,拓展發展空間,優化服務保障
“民營經濟促進法全文貫穿了平等對待、公平競爭、同等保護、共同發展的原則。”鄭備表示,落實法律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從破壁壘、拓空間、優服務三個方面強化舉措。
破除準入壁壘方面,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發布了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進一步縮短;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集中整治半年后轉為常態化推進;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今年1—4月,民營企業中標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拓展發展空間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正在加快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已經在核電、鐵路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目前有的核電項目民間資本參股比例已經達到20%,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的資金占比超過80%,今年還將在交通運輸、能源、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推出總投資規模約3萬億元的優質項目。同時,將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布局,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
優化服務保障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加強項目服務,發布鼓勵民營經濟投資的重大項目信息,在項目推介對接、前期工作和報建審批等方面提供規范、高效、便利的服務,幫助民營企業更好了解“往哪投、怎么投”。
引導督促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三章專門規定了投資融資促進。“引導督促金融機構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務水平。”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叢林結合法律規定,介紹了金融監管總局重點推進的工作。
不斷優化信貸供給政策。對民營企業中占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制定一系列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比如在資本監管方面,對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資本權重給予了八五折到七五折優惠。
引導創新保險產品服務體系。針對民營企業避災挽損、用人用工、技術研發等方面的需求,開發特色保險產品,優化服務。例如,在高技術領域,開展重大技術攻關分散機制、網絡安全保險、無人機保險等試點。
協同創建信息對接共享機制。在線下,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動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已經通過該機制向小微主體新發放貸款12.6萬億元,平均利率3.66%;在線上,推動多地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以數據信息支持銀行發放信用貸款。截至一季度末,民營企業信用貸款余額18.1萬億元,同比增長15.4%。
強化融資擔保的風險分擔功能。推動建立了覆蓋全國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標,這一類業務的擔保費率不超過1%,遠低于商業擔保水平。截至一季度末,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直保余額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
持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以及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執法亂象,民營經濟促進法明確規定“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建立涉企行政執法訴求溝通機制”“加強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
王振江表示,下一步司法部將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有關要求,持續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著重抓好幾方面工作。
落實法律要求,加快法律配套制度機制建設。推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及時受理并依法處理涉企行政執法投訴舉報。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系點,及時聽取各類經營主體對涉企行政執法的意見建議。推行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專家學者、律師、新聞工作者等參與監督。
牽頭扎實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司法部作為國務院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負責統籌組織全國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地方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作為本級政府的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負責本地區專項行動的組織實施。司法部將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對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加強問題查糾整改,堅決糾治到位。
加快研究制定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建立完善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針對行政執法中的共性問題,進一步健全行政執法監督體制機制、監督程序和責任體系,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依法保護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