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2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5月17日至5月23日是第六屆全民營養周,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除一些隔離預防和醫療藥物外,健康的身體以及良好的抵抗力是抗疫防疫的重要防線,長期穩定的合理膳食,是機體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
5月28日下午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臨床營養科宋新娜主任從吃動平衡、如何減肥、怎么選擇和烹調食物等方面給我們介紹了如何保持一個健康穩定的體重。
現代社會以瘦為美,很多人都想著怎樣減肥,可是體重過低,身體過瘦也是非常不健康的。體重過低會營養不良、女性月經絮亂、老年人容易骨質松懈,還會影響兒童青少年智力的發育,長期營養不良身體也會出現疾病。
比起體重過輕,肥胖更是目前全世界所面臨的難題,全球超重和肥胖者的數目已經超過了21億,成年人的超重率為39%,肥胖率為13%。此外,位居全球死因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其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就是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要遠遠大于我們的預想。所以,如何保持健康體重就成了不可回避的話題。
宋新娜介紹,2020年5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發布的通知中指出“保持健康體重”是新冠肺炎營養健康指導建議的核心內容之一。老人保持健康體重有助于慢性病的管理,對于青少年來說,保持健康的體重能夠預防營養不良和超重肥胖。
成年人體重的評判標準
標準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重要標志之一。過胖和過瘦都不利于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體重的指標,可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表示:MI是人口水平肥胖衡量標準。
BMI=體重kg /身高m2 (kg/m2)B
分級 |
BMI(kg/m2)切點 |
消瘦 |
<18.5 |
正常 |
18.5~23.9 |
超重 |
24~27.9 |
肥胖 |
≥28 |
健康體重的原則——吃動平衡
吃和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供給人體能量,運動起到消耗能量的作用。飲食能量攝入小于運動能量消耗,就達到了減脂減重的效果。
雖然現在很多的“方法”說能快速降低體重,但是最科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讓運動所消耗的能量>攝入的能量,這才是“減肥”的王道,才是保持健康體重的正確方式。
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選擇健康食物
宋新娜表示,多吃奶類、豆類,適量吃魚、禽、蛋、瘦肉等蛋白質,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能增加飽腹感,刺激一些激素的釋放,延緩胃排空,有助于減少能量攝入;而且攝取蛋白質能增加肌肉量,從而提高基礎代謝率,增加消耗脂肪的能力,達到減脂增肌的效果。飲食也應多選擇低能量密度、高營養素密度、飽腹感強、體積大、天然的健康食物并且采用少油的烹調方式。注意養成良好的進食行為習慣,細嚼慢咽。
加強鍛煉 堅持運動
加強鍛煉,堅持運動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各個年齡段人群都應該堅持天天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體重過低和過高均易增加疾病的發生風險。盡量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選擇靈活的運動方式,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周至少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最后宋新娜強調,不鍛煉對健康的危害更甚于吸煙、糖尿病和心臟病,她還提醒網友,減肥并非體重下降越快越好,減的越多越好,而是應該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體重。

毓璜頂醫院公益直播課第7期:性早熟影響兒童生長發育 家長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