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于航 攝影報道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今年以來,中國農業銀行煙臺分行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聚焦重點領域和項目,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優化金融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金融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各項貸款余額突破1202億元,增量位居四大行首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成績單”。
精準滴灌“壓艙石” 金融活水賦能重點項目建設
8月4日,國家電投海陽核電站3號機組核島CB20模塊順利吊裝就位,標志著該機組大型模塊全部吊裝完成,開始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正在建設中的海陽核電3、4號機組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投運后,4臺機組年發電可達400億度,滿足山東省一半居民生活用電需求,每年減排二氧化碳3200萬噸,節約標煤1221萬噸,還能為膠東半島提供更多清潔熱源,對區域能源轉型意義重大。
這一“大塊頭”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后,離不開農行的金融支持。
在項目籌備初期,農行煙臺分行就主動對接,組建專業服務團隊,深入調研資金需求,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壓縮不必要環節用時,累計提供92.2億元資金支持,有力保障了項目階段性建設融資需求。在建設高峰期,農行作為主牽頭行組建320億元銀團,開辟信貸審批“綠色通道”,保障項目資金及時到位。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煙臺農行持續強化重點項目融資支持,主動對接煙臺市發改委,梳理重點項目清單,建立班子成員牽頭掛包、“一戶一策”服務機制,創新實施重點項目聯席預審制度,提升運作效率。今年新增審批重點項目7個、金額63.87億元;累計投放重點項目38個、金額54.12億元,有力地支持了項目建設。
深耕“五篇大文章” 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這筆錢不僅是設備款,更是一份‘安心保障’。現在家屬放心,員工省力,老人們臉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棲霞市潤康養老院院長孫紅顏看著老人們躺在嶄新的智能護理床上舒展筋骨,尤為感慨。此前,養老院設備老舊,想改造,但是有300萬元的資金缺口,加上抵押物不足,改造計劃遲遲不能落地。改變,源自金融力量的加持。為打通養老機構貸款的卡點,人民銀行煙臺市分行會同煙臺市民政局對全市250家養老機構的融資需求進行逐一摸排,精準推送至金融機構。農行煙臺分行接到需求推送后,立即組建“養老金融服務專班”進行細致調研。僅用9天時間,就高效完成貸款審批全流程,300萬元貸款迅速到賬。
這正是煙臺農行服務“五篇大文章”的生動詮釋。今年以來,煙臺農行不斷加大養老產業信貸支持,貸款余額1.5億元,較年初增加1.33億元。
科技金融方面,組建專業隊伍,入企走訪送服務,科創企業貸款余額222.29億元,覆蓋全市87.5%的上市公司和73.64%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綠色金融方面,重點支持區域綠色項目與客戶,綠色貸款余額360.45億元,總量保持四行首位;普惠金融方面,優化流程、推廣線上產品、落實減費讓利,服務普惠小微企業1.37萬戶;數字金融方面,加快推廣供應鏈融資、在線貼現、司庫等業務,與52家核心客戶建立合作,貸款余額15.7億元。
向海圖強揚風帆 “貸”動海洋經濟新飛躍
近期,煙臺海陽農行以牽頭行身份組建外部銀團,為海陽市生態東港項目建設注入21億元金融活水,成為項目穩步推進的強大助力。
生態東港項目不僅契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等國家戰略,更是海陽發展核電、海上風電、航空航天等綠色產業的重要支撐。項目啟動以來,海陽農行將其列為重點服務對象,迅速啟動三級聯動機制,形成“省行引領、分行協同、支行落地”的高效服務鏈條。專項服務小組多次與海陽市政府、項目建設單位對接,深入園區調研,全面梳理項目融資需求與建設規劃,為銀團貸款的落地奠定堅實基礎。該項目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單一金融機構難以滿足其融資需求。為破解這一難題,海陽農行充分發揮國有大行在銀團貸款組建中的經驗優勢,主動擔當牽頭行角色,聯合多家金融機構組建外部銀團,形成融資合力。截至目前,已順利發放3.9億元銀團貸款,將專項用于防波堤建設。
管中窺豹,從服務生態東港項目的一系列行動,足見煙臺農行以金融服務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實踐。去年底,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煙臺示范區揭牌,旨在以金融更好服務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半年已過,碩果盈枝。煙臺農行重點支持“近海養殖”“海工裝備”等十大領域,上半年投放海洋經濟貸款43.69億元。
潤澤“三農”守初心 全鏈條服務鄉村振興
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優質海水魚類、貝類育苗、養成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現為農業農村部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農業農村部健康養殖示范場、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
這兩年,山東海洋集團要求做大、做強明波水產,企業亟需補充流動資金,煙臺農行了解到這一信息后,上下聯動,高效完成貸款審批,為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2000萬元。
這正是煙臺農行聚焦重點領域,精準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有力實踐。作為服務“三農”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今年以來,農業銀行煙臺分行勇擔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的責任使命,聚焦服務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加大金融供給,持續優化服務,創新信貸產品,讓“源泉活水”涌流“三農”。
聚焦糧食安全、種業、鄉村產業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煙臺農行圍繞391家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全產業鏈服務。截至6月末,用信龍頭企業達46家,貸款余額34.68億元。圍繞特色產業,煙臺農行創新“批量授信”模式,打造“一縣一產品”品牌,支持特色產業集群23個,授信16.8億元,投放3.3億元。
此外,煙臺農行還持續提升農戶普惠服務效能,發揮“惠農e貸”線上產品優勢,農戶貸款余額41.22億元;推廣“銀政擔”協同模式,聯合鄉村振興局、農擔公司推廣“齊魯富民貸”,惠及4205戶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