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體記者 慕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今年是煙臺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煙臺市關工委”)成立30周年。2025年5月,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來煙視察指導,對我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30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中國關工委、省關工委的悉心指導下,全市各級關工委堅持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主動作為,在教育、引導、關愛、保護青少年工作中發揮了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為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貢獻。
目前,全市關工委組織已達5211個,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志愿者有5萬余人。關工委組織已實現全市鎮街、大中小學、市管企業全覆蓋,成為深受青少年歡迎、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組織。
構建“五環聯動”格局
掀開關心下一代事業新篇章
三十載求索奮進,三十載關愛如歌。
1995年9月,經市委批準,煙臺市關工委正式成立,關心下一代事業在煙臺從此掀開新的篇章。
生逢其時,重任在肩。煙臺關心下一代工作迎難而上,開始了從無到有、不斷深入發展的征程。
2007年,市委印發《中共煙臺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2018年,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市委印發《中共煙臺市委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并提出堅持“急黨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針,構建“黨委領導、關工委綜合協調、成員單位履職、家庭傳承教育、社會各界聯動參與”的工作格局。意見出臺后,全市各級關工委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督查作用,充分調動“五老”志愿者、成員單位、社會組織等各方面積極性,有力推動了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深入開展。
“當時以黨委名義下發‘關心下一代工作意見’的省市寥寥無幾,足見煙臺市委、市政府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視。”煙臺市關工委副主任兼秘書長張建生回憶。
次年1月,煙臺市委召開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至此,“一文一會”成為指導我市各級各部門把握新形勢新任務、做好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導。
由點及面,基層關工委組織怎么干?
2019年,煙臺市關工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期以黨的組織建設帶動關工委組織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各級黨組織在加強關工委建設方面的具體職責,各區市黨委政府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強關工委工作的意見和措施,并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班子配備、辦公場所、工作經費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全力保障。
“一系列的舉措,對我市各級關工委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這也使得關工委組織逐步擴大延伸,進一步發展健全。”張建生說。
2020年是煙臺市關工委實施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規劃”的開局之年。當年,全市鎮街層面和中小學實現了關工委組織建設全覆蓋,村居社區層面關工委組織達到2097個,建立黨組織的規模以上企業成立關工委組織327個,“五老”志愿者隊伍達到4萬余人。
在深入貫徹2022年市“兩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2023年市關工委聯合市委組織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五老”志愿者隊伍建設的意見》,并繼續推進第二輪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規劃”后,即截至目前,全市關工委組織已達5211個,全市村居(社區)層面新增關工委組織296個,3300余名“五老”骨干常年活躍在關愛一線,打造了179個典型“五老”工作室。
數字攀升的背后,是多年來煙臺市關工委始終堅持“黨建帶關建”,全面加強關工委自身建設、基層組織建設、“五老”隊伍建設的寫照。自2010年以來,煙臺市關工委已連續四次被中國關工委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自2018年以來,市關工委機關連續七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加強創新力度
讓工作發展向縱深推進
新時代的關工委工作,必須與時俱進。
黨的十九大以來,煙臺市關工委深入調查研究,逐步確立了“一個引領、兩個爭創、三個致力于、四項工作任務、五環聯動工作格局、六個堅持”的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總體思路。“經過八年的實踐,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充分證明這一思路是完全符合我市實際的,必須一以貫之、常抓不懈地堅持下去。” 張建生說。
為傳承紅色基因教育,煙臺市關工委深入挖掘和充分運用紅色資源,積極創新青少年愛國主義學習教育模式,通過講好紅色故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全市青少年從紅色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萊州市關工委編制紅色基因圖譜,對160多處革命遺址遺跡進行史料整理,把史料轉化為教材,把現場轉化為課堂;長島綜試區關工委開展紅色影片進校園活動,組織全區青少年觀看電影《一生交給黨》;福山區關工委成立“紅色老兵”宣講團,走進中小學校開展“永遠跟黨走”等教育活動……
近五年,共發動3100余名“五老”志愿者參加各類報告團、宣講團,建設校外輔導站、四點半學校、教育基地等關工委陣地780余個,常態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輻射青少年50余萬人次。
聚焦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熱點難點以及青少年關心關注的問題,煙臺市關工委加強調研創新工作,通過組織開展集中調研月、關工委大講堂等活動,廣泛聽取“五老”志愿者、青少年、基層關工委工作人員、成員單位等各方面意見,深入研究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為制定科學有效的工作計劃、開展針對性地關愛教育活動提供可靠依據,切實提升關工委工作實效性。
比如,在搭建“四點半”學校上,煙臺市關工委赴省內外先進地市進行學習考察,經過反復探討,聯合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等成員單位向市政府提出建議,形成了關工委協調、財政出資、學校出力的課后服務工作運行機制,解決了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
在孤困兒童幫扶工作上,各級關工委會同民政、殘聯、教育、衛健、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成員單位及各類社會組織為青少年辦好事、做實事。
萊山區關工委聯合開展“微光行動·愛心助學”等活動8場,為140名困境青少年發放價值4萬余元的愛心物資;海陽市關工委會同教體局、愛心企業持續開展“冬季暖陽”助學活動,捐款捐物5.6萬余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80余名;截至目前,煙臺手牽手孤困兒童志愿者服務中心募集志愿者6000余名,對2200余名孤困兒童進行了精準幫扶……
作為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煙臺市關工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和凈化社會環境,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天。
自2010年以來,連續開展了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協調各政法單位、教育部門組織開展“政法干警進校園·護航千堂法治課”等系列活動,有效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對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廣泛組織開展各類預防校園欺凌、校園消防、交通安全等宣傳教育活動,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構建起更為全面、立體的保障網絡。
持續開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教育活動,推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社會風氣。積極配合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創新,指導愛心企業建立幫教基地,組織“五老”志愿者開展網吧義務監督活動,參加禁毒防艾、防溺水和心理健康服務,用愛心編織安全網、筑起防火墻,受到群眾廣泛贊譽。
凝聚工作合力
讓關愛身影無處不在
開學第一課上什么?
在牟平區、高新區、福山區等七所中小學校,由煙臺職業學院思政課教師組成的“070勇敢者行動”法治宣講團走進教室,為7000余名中小學生帶來一場以防欺凌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
成員單位履職,是煙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亮點和特色。在煙臺,“齊抓共管”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動畫面:
市委辦、政府辦不斷強化服務保障意識,對關工委相關重要會議、活動組織和文件制發等工作,全力支持、積極配合、及時辦理;
市委組織部及時為關工委選優配強班子,切實指導關工委組織建設;
市委宣傳部將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納入了全市輿論宣傳整體布局,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了良好氛圍;
市委統戰部積極組織協調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與關心關愛工作;
市委社會工作部積極動員各類社會組織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市委政法委持續開展“政法干警進校園·護航千堂法治課”活動,青少年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提升明顯;
市委老干部局充分發揮老干部工作的組織優勢,提倡離退休干部黨組織負責人兼任基層單位關工委副主任,使老干部工作同關心下一代工作互促共贏;
市總工會打造“工會媽媽小屋”,積極關注青年職工的難點問題,有效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團市委持續組織開展“070(零欺凌)勇敢者行動”,掛牌成立“070”工作室302個,開展宣傳宣講活動650余場、主題團隊日(課)1500余場,覆蓋青少年41萬余人。
市婦聯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工作,250余名婦聯干部、5000余名愛心人士結對關愛1500余名留守困境兒童;
市殘聯積極開展殘疾兒童康復與救助,兒童康復工作更加精細有效;
市工商聯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參與關心關愛工作,為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教育局全力做好學生課后服務工作,將課后服務與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教育相結合,實現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兩個全覆蓋”;
市民政局健全動態調整機制,連年提高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全市排查孤困兒童近2100人,每年發放基本生活費5200余萬元;
市衛健委將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控納入醫療衛生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一攬子工程,青少年近視率穩步下降;
市國資委充分發揮市管企業的典型示范作用,帶動企業關工委工作邁上新臺階;
市體育局堅持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并重,青少年體質提升、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工作成效明顯;
黨史研究院、科協、文聯、財政、人社、科技、文旅、退役軍人等部門也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了大量關愛青少年工作,為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我們充分發揮各類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學校社團等社會組織的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引導其將自身業務工作同關心下一代工作有機結合,最大程度地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工作共識、增強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成效。2024年,我市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社會組織參與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社會組織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承擔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體制機制,有效調動了社會組織參與關心關愛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張建生說。
關愛,無處不在。
回望30年,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發展要靠一代代人推動,重視下一代,就會贏得未來。煙臺市關工委將持續聚焦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教育、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家校社協同育人、關工委自身建設、青少年近視防控、孤困青少年關愛幫扶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強化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不斷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臺階。